孙欣羊教授 | 我的孩子抑郁了(2)

编者按

Kepha学院临床心理辅导硕士孙欣羊教授在2024年为广大师友带来《我的孩子抑郁了》系列专题讲座,本文为第二场讲座的精华实录。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已接近20%至30%,这意味着每四个或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正在承受抑郁的痛苦。这是一个足以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抑郁群体在中国的范围已悄然从传统的12-18岁扩展至10-20岁,而即便步入20至30岁的年龄段,仍有许多人在大学及毕业后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因而这些人群同样是孙欣羊教授此次讲座关注的对象。

同时值得一提的事,孙欣羊教授倾十余年之力于近期完成的新作《越郁》将于今年6月面世,写作此书,他不仅是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更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抑郁症患者、两个孩子的父亲,以及见证了中国精神心理行业发展十余年的中国人。他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大家以全新的眼光审视抑郁症。

本次分享聚焦三个角度。首先,探讨对抑郁症的常见误解;其次,深入解析抑郁症的本质;最后,比较抑郁症与其他常见病症如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创伤问题、人格障碍及多动症之间的区别。

敬请关注并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01. 对抑郁症的常见误解

1.1 抑郁症是绝症?

抑郁症究竟是何物?有人形容其为妖魔鬼怪,尽管不明其详,但深知其害,因为许多人不幸因抑郁症而选择了终结生命。然而,抑郁症真的是绝症吗?是否如同癌症一般恐怖?

确实,从某些角度看,抑郁症与癌症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带有致命的阴影,让人闻之色变。但仔细思考,并非所有癌症都必然致命。有些癌症,如甲状腺癌,若早期发现,完全有可能治愈。同理,抑郁症也并非一定导致自杀。尽管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会选择自杀,这一比例看似骇人,但这也意味着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并不会走向这一极端。

1.2 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

有些人可能认为抑郁症只是心灵的感冒,虽然难受但总会过去。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因为抑郁症确实有可能反复发作,如同感冒一样。然而,我们绝不能因此轻视抑郁症。它的反复发作特性使得我们无法预测何时会再次袭来。因此,我们需要对抑郁症有更深入的了解,既要看到它与感冒的相似之处,也要认识到其独特的危害。

再者,关于抑郁症是否为精神病的问题,其实存在很多误解。精神病在口语中往往带有贬义,让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实际上,抑郁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它更多的是一种情绪或情感障碍,而非思维障碍。因此,我们在讨论抑郁症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词汇,以免加深误解。

总之,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它既有与癌症相似的致命阴影,也有与感冒相似的反复发作特性。我们需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和认识它,以便更好地帮助那些正在经历抑郁痛苦的人们。

1.3 抑郁症是精神病?

我们所说的精神病,主要是指那些严重的精神障碍,它们源于大脑内部的器质性、神经生物学或神经化学改变,显著特征便是思维障碍,如妄想与幻听,这些都与我们的思维与直觉紧密相连。然而,抑郁症则更多被视为一种情绪与情感上的障碍,因此,它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病”,这一点确实需要我们加以澄清。

若你正遭受抑郁症的困扰,我希望你能深刻认识这一病症的本质。这样,当外界对你产生误解时,你能坚守自我认知,不被污名化所影响,逐渐减轻心理负担,摆脱病耻感的束缚。唯有如此,你才能勇敢地向外界寻求帮助,坦诚地告诉他人你的情绪困境,寻求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的协助。

1.4 抑郁症是一种羞耻?

在中国,精神疾病的就诊率之低,令人扼腕叹息。这背后有多重原因:病耻感让人们担心被贴上“脑子有问题”的标签;医疗资源有限,分配不均,就诊体系尚不完善。在中小城市,寻找一位精神科医生绝非易事;即便在大城市,挂号也可能需要数月等待。即便挂到号,由于资源紧张,看诊时间往往极为有限,这导致许多人选择放弃就医,从而加剧了低就诊率的现状。

具体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有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仅为10%,这意味着九成患者未能及时就医。考虑到抑郁症的实际发病率,这个数字无疑大大低估了真实情况。我甚至怀疑,真实的就诊率或许更低,而发病率则可能远高于我们现有的估计。

02. 抑郁症的本质:一种连续谱系的情绪情感障碍

2.1 药物的功效与局限

然而,治疗抑郁症并非如治疗感冒那般简单。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患者往往需要倾诉与理解。但现实中,患者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关注与理解。医生看诊时间有限,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如恶心、头晕、嗜睡等,甚至可能导致患者自行停药,使病情回到原点。

即便找到了合适的医生与药物,控制了症状,也并不意味着问题就此解决。患者可能仍面临学校生活的压力,难以重新融入学习与人际关系,甚至难以向父母敞开心扉。这些症状并非药物所能完全解决,它们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药物能否全然解决抑郁症的困扰呢?答案是否定的。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首先,改善睡眠质量;其次,增强食欲;再者,提升行动动力与兴趣;接着,改善记忆与注意力;最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杀的想法,但仅限于此。

那么,药物还有何神奇之处?若你期望孩子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药物能助你一臂之力吗?恐怕并非如此。若你渴望孩子能够重返校园,面对学习的压力,药物能否直接发挥作用?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若你希望孩子能与家长冰释前嫌,消除过去的隔阂,药物能否帮到你?恐怕也不能。再若你期待孩子拥有内在的动力与持久的耐力,药物能否满足这些需求?恐怕依然不能。

诚然,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注力,降低神经的敏感性,从而稍稍增强耐受力。然而,从心理层面而言,药物所能提供的帮助毕竟有限。

2.2 心理咨询的困境

于是,问题接踵而至。我们是否需要寻找心理咨询师,协助孩子调整这些心理困扰?然而,在中国,青少年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的数量都严重不足。全国的精神科医生仅有两万余名,而专注于儿童青少年的精神科医生更是少之又少,可能连两千名都不到。同样,专注于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师也极为稀缺。许多咨询师在面对人格障碍患者和青少年这两类问题时,都会感到棘手,甚至望而却步。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可能对咨询师的提问置之不理,可能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可能完全不理解自己的情绪感受。因此,青少年精神科医生与咨询师的需求与缺口都极为巨大。

面对这样的困境,家长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如果孩子真的患上了抑郁症,还有救治的可能,因为总有一些医生和咨询师能够伸出援手。然而,最怕的就是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抑郁症状,或者将其误诊、漏诊。误诊是指将抑郁症误诊为其他病症,而漏诊则是未能识别出抑郁症的存在。这两种情况都屡见不鲜。

2.3 需要根据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状态去理解他们

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抑郁症的本质。这是一种连续谱系的情绪情感障碍,从轻微到严重,从仅有神经化学因素影响到同时伴随神经生物学改变。它可能从单纯的情绪障碍逐渐发展到伴随精神症状的状态,这是一个复杂且连续的过程。抑郁症的问题不仅仅是情绪上的障碍,还可能伴随以思维障碍为主的精神疾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再次重申,抑郁症实际上是一个情绪情感障碍的连续谱系,这个谱系涵盖了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乃至极重度,最终到达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程度。这五个层级所展现出的病理状态各具特色。在轻度阶段,或许还未触及神经化学层面的变化,即神经递质浓度的紊乱。

然而,当病情发展至中度时,神经递质浓度的变化已很可能出现。而到了重度阶段,变化不仅仅局限于神经化学层面,更涉及到神经生物学方面的深刻变革。那么,什么是神经生物学的变化呢?这不仅仅意味着神经递质浓度的改变,更包括情绪管理脑区体积的变化。例如,杏仁核作为情绪管理的核心区域,在情绪压抑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大;而海马体则可能因持续的压力而萎缩;前额叶皮质也可能出现萎缩现象。这些都是神经生物学变化的显著标志,尤其在长期、重度的抑郁症患者中更为明显。

当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时,情况便更为复杂。此时,抑郁症已不再是单纯的情绪情感障碍,而是涉及到了思维障碍的精神病症。这种病症既有神经化学变化,又有神经生物学变化,病情之严重,可见一斑。

因此,抑郁症是一个复杂的情绪情感障碍连续谱系。在不同的严重程度下,大脑的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状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症状属性也有所不同。这些属性可能表现为情绪情感障碍,也可能表现为思维障碍。

通过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抑郁症的本质。了解这些,我们便能明白,轻度抑郁症并不可怕,甚至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通过心理治疗或自我调节便可缓解。然而,当中度抑郁症出现时,神经递质浓度可能已发生紊乱,多数情况下需要药物治疗。到了重度或极重度阶段,神经生物学层面的变化可能已经发生,大脑体积甚至可能出现变化,此时单纯自我调节恐怕难以奏效。

在理解抑郁症时,我们必须根据患者的大脑状态去深入理解他们。在大脑失控的状态下,患者的反应和思维可能与我们平常所见大相径庭。因此,我们不能过多地责怪他们,因为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在不同的严重程度下,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大脑状态去理解抑郁症患者。

2.4 抑郁症是由多个维度共同作用所导致

上半场我们已经分享了关于抑郁症的一些基本认识。事实上,我们对抑郁症存在许多误解。例如,我们常常认为抑郁症患者就是想太多。然而,这种“想太多”到底是病症的原因还是结果?我们并未真正了解。因此,在谈论抑郁症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准确,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有一种观点认为,抑郁症患者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他们过度自我关注,似乎只要将视线从这种关注上移开,问题便能迎刃而解。然而,此等说法虽听起来轻松,但对抑郁症患者而言,却远非易事。正如那句俗语所言,“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若不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们所经历的痛苦,那么,我们无意间的一句言辞,便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些人甚至认为,抑郁症患者只需咬牙坚持,便可度过难关,毕竟谁没有经历过压力呢?然而,这种看法实则暗藏风险,因为患者可能在无尽的自我挣扎中走向极端。一旦发生悲剧,我们或许将终生难以释怀,因为我们未曾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所承受的痛苦。

实际上,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关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关注大相径庭。我们常说的自我关注,多表现为一种积极的自我提升,如追求完美、注重形象、追求进步等。然而,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关注却是一种深陷于消极情绪中的自我审视。他们不断地质疑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家人和社会的负担。这种极度的自我否定,让他们倍感痛苦。

当我们轻率地指出抑郁症患者过于自我关注时,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然而,这种理解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种自我关注并非简单的心理现象,而是他们深陷痛苦中的一种无奈挣扎。

因此,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体贴。我们不仅要关注我们所说的话是否正确,更要关注这些话是否能够帮助到他们。如果我们的话无法给予他们支持,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那么,我们宁愿保持沉默。因为,有时候,即使是正确的言辞,也可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们脆弱的心灵上,让他们无法喘息。

此外,关于抑郁症的成因,有人归咎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并非所有有问题的家庭都会培养出抑郁症患者。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原生家庭视为抑郁症的唯一原因。在探讨抑郁症的成因时,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患者的经历和环境,以便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面对抑郁症患者,我们需要用心去理解他们、关爱他们,而不是轻率地给出所谓的“解决方案”。因为,真正能够帮助他们的,往往是我们那份深沉的理解和陪伴。

2.5 青少年的抑郁症表现尤为不典型和多元化

当我们谈论心理承受力时,你是否还记得我们之前探讨的内容?心理承受力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现,涵盖了遗传背景、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认知系统的重塑与构建。因此,我们绝对不能简单地将抑郁症归结为某一单一原因,它实际上是由多个维度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任何片面地将抑郁症归因于单一因素的观点,都是不够全面和深入的。我们需要用一种更加整全的思维来看待抑郁症这一复杂的心理现象。

当我们认识到抑郁症与遗传、家庭、人格特质以及成长经历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时,我们也应该了解,抑郁症是一种连续的情绪情感障碍,其在不同严重程度下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抑郁症表现尤为不典型和多元化。这是因为,在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青少年面临着身体激素的剧烈变化。他们的身体在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显现,男生开始长出胡须,喉结变得明显;女生则开始经历月经等生理变化。这些生理上的巨变,往往伴随着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过渡与转变。

在这一过渡阶段,青少年常常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困惑。他们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我从一个小男孩变成了什么?我是否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这种身份困惑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也需要有人给予引导和帮助。如果他们无法解开这些困惑,就可能陷入迷茫和焦虑之中。

此外,青少年还面临着来自同学、老师和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关心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担心心仪的女生对自己的看法,也忧虑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学业成绩和未来规划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他们。这些压力和困扰在青少年心中不断积累,再加上网络游戏和网络信息的冲击,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各种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

有些青少年甚至可能学会自残或产生自杀的念头,以此来逃避现实压力和寻求解脱。然而,这些症状并非都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根据国际通用的精神心理病症诊断标准,自残并非被普遍认为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尽管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地域背景下可能被纳入诊断考虑。因此,我们不能仅凭这些症状就轻易断定一个青少年患有抑郁症。

在面对青少年抑郁症这一复杂问题时,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我们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扰,并引导他们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心理疾病。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评估和干预,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走出困境,迎接健康、快乐的未来。

自残并非被普遍认为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为何会如此呢?是因为中国自残的孩童数量众多吗?然而,中国孩童自残现象普遍,就真的意味着这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吗?实际上,从我个人观察来看,自残并非抑郁症的标志性症状,尽管在抑郁症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出现自残行为,即可断定为抑郁症。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压力创伤的反应,甚至有时,孩子们可能仅仅是为了追求新奇刺激,体验一种快感,而并非真正承受压力或患有抑郁症。

因此,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极为多样,这使得家长和医生都感到难以捉摸。面对青少年的这些表现,我们如何判断其是否为抑郁症呢?有时,即便医生诊断为抑郁症,患者服药后效果并不显著,采用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也未见明显改善。他们在游戏中热情高涨,享受美食时津津有味,外出游玩时亦心情愉悦。甚至在与父母争执时,也表现得生气勃勃。那么,他们究竟是不是抑郁症患者呢?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抑郁症患者应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丧失生活动力、缺乏朋友。但为何现在的孩子们所展现出的症状并不典型呢?这其中的原因复杂,难以一言以蔽之。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要区分抑郁症与压力创伤综合症。

2.6 诊断抑郁症需审慎,避免误诊和漏诊

在目前的精神诊疗体系中,当孩子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时,带到精神科医院或医生处,大多数会被诊断为抑郁症。偶尔会有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专长和倾向。这无疑是现行诊疗体系的一个不足。

然而,孩子们真的只是抑郁或双向吗?答案并非如此简单。抑郁症的典型特征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精力不济。但这里所说的情绪低落,并非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简单心情不好。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具有特定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功能受损程度。例如,一个人失业后情绪不佳,这可以是情绪低落,但并非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因为随着找到新工作,他的情绪可能会恢复。而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则是持续且难以缓解的,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好事,都难以改变这种低落的状态。

因此,我们在诊断青少年抑郁症时,需要更为审慎和细致,避免将其他因素或症状误判为抑郁症。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家长和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以更好地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兴趣减退,是指原先热衷的事物如今却难以提起兴致。比如说,一个孩子过去对打游戏充满热情,但近日却因父母的责骂而暂时失去兴趣,这能否称为兴趣减退呢?若他在第三天又重拾热情,熬夜至深夜,那显然并非真正的兴趣减退。真正的兴趣减退是持续性的,且不仅限于某一特定活动,而是一种普遍性的兴趣丧失,甚至到了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的地步。精力不济,则是指身心疲惫,缺乏动力,它与兴趣减退和动力不足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想要做某件事时,通常需要身心的共同配合。首先,我们需要对这件事有兴趣;其次,我们的身体需要能够配合我们去完成它;最后,通过完成这件事,我们获得内心的满足。

然而,当我们的情绪出现问题,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动力不足、精力不济时,这些负面状态往往相互交织,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循环。这种持续的状态并非简单的调节所能改变,比如一顿美食、一个玩具或是一部手机,可能只能短暂地缓解情绪,但无法根治问题。真正的抑郁症状态是持续的,且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如睡眠、起床、上学、与人交流等,导致功能受损。

因此,在诊断抑郁症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症状要素、病程以及功能受损情况,并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只有当这些症状、病程和功能受损都满足一定的标准时,我们才能初步判断为抑郁症。但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进行进一步的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性,如压力创伤综合症。虽然目前它并未被正式列为诊断,但由于其大量存在且与抑郁症有相似之处,我们仍需对其进行鉴别。

03. 抑郁症与其他病症的区别

3.1 抑郁症与压力创伤综合症

当一个孩子因学习压力、家庭矛盾等原因而出现情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他是否真正患有抑郁症。有时,他们可能只是暂时性的情绪反应,而非真正的抑郁症。例如,有些孩子在家中看似一切正常,但一提到上学就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如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这很可能是一种对上学的恐惧反应,而非抑郁症。因此,在诊断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鉴别,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这些都是压力创伤综合症的表现,患者通常对某一特定对象——如上学——持有极度的恐惧感。一旦远离这一恐惧源,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往往与抑郁症大相径庭。在不上学的时光里,他们可能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活力四射,丝毫不见抑郁症的踪影。

3.2 抑郁症与双向情感障碍

然而,抑郁症有时也易与另一种心理疾病相混淆,那就是双向情感障碍。在当前的医疗实践中,确实存在部分中国精神科医生将青少年抑郁广泛归类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倾向。对此,我持保留态度。从我的个人经历、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对抑郁症病理属性的深入理解来看,并非所有青少年抑郁都等同于双向情感障碍。

实际上,抑郁症与双向情感障碍在病理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精神障碍,而抑郁症则主要是一种情绪障碍,尽管严重,但并未达到双向情感障碍的程度。

在完成了关于抑郁症的科普书籍之后,我深感有责任撰写一本关于双向情感障碍的专著。因为在抑郁症的书籍中,虽然涉及了部分双向情感障碍的内容,但远远不够。大众对双向情感障碍的误解并不亚于对抑郁症的误解,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疾病。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我们既要了解抑郁症的特征,也要熟悉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例如,青少年出现摔东西、伤人等行为,并不能简单地归为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既包括躁的部分,也包含狂的成分,而且狂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如思维加速、自我评价过高、情绪高涨、体力增强以及冲动行为增多等。我们不能仅凭摔盘子、摔手机等行为就轻易做出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而应对双向情感障碍保持谨慎态度,避免给孩子贴上不必要的标签,因为这可能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心理负担和病耻感。

在这里,我郑重呼吁大家:对于青少年,切勿轻易断定他们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要知道,在全球范围内,双向情感障碍的准确诊断往往需要3至5年的时间。这是因为青少年的病症可能尚未完全展现,或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药物引起的躁狂症状等,这些都可能阻碍我们对其躁狂部分的准确评估和判断。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收集更多信息,持续跟踪评估,并尝试不同的治疗方法,以确保为他们作出更为精确、准确的诊断。这是我们作为专业人士应有的责任与态度。

那么,关于抑郁症,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病症呢?其实,它是一种连续谱系的情绪情感障碍,其严重程度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甚至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这些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都会反映出不同的大脑状态。从治疗的角度来看,针对不同的大脑状态,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通常,治疗抑郁症会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其中心理治疗又包括个体治疗、家庭治疗以及团体治疗等多种形式。此外,物理治疗也是区别于前两者的另一种治疗形式。有时,我们还会将艺术治疗、音乐治疗等表达性治疗与心理治疗区分开来。

综上所述,我们目前拥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表达性治疗和物理治疗这四种主要治疗方式。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那么,哪一种治疗方式最符合你的期待,最适合你呢?在未来的讲座中,我们将逐一深入探讨这些治疗方式。

09. 问答

关于如何辅导敏感、害羞且自我意识强烈的孩子,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孩子确实是一个矛盾体。他们外在可能表现出害羞和敏感,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在辅导这样的孩子时,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建立信任关系。这并不容易,但我们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技术培训和咨询师培训课程,无论你是咨询师还是家长,都欢迎参加。希望这些课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辅导这样的孩子。

一旦我们与这些孩子建立起坚实的信任基础,他们的敏感就不会被过度解读,害羞也不会转化为防御机制。他们便能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若能既引领又引导,即在认同他们的同时,协助他们认识到自身想法中可能存在的认知盲区与盲点,这无疑是面对孩子时最为理想的方法。

关于女性抑郁症患者,当她们处于病情稳定期时,是否可以结婚生育呢?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在做出这一决定时,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患者所服用的药物情况。有些家庭对药物持有恐惧心理,担心药物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尽管目前已有一些药物被认为相对安全,但为了消除潜在的风险,我们建议在怀孕前尽量停用这些药物。当然,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患者的抑郁症状不会因停药而复发。总之,在确保患者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女性抑郁症患者在稳定期是可以结婚生育的。

注:文章中涉及的立场,仅代表嘉宾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学院的立场和观点。

作者简介
  • Kepha 学院 临床心理辅导硕士项目 客座教授
  • 中国执业精神科医生,具有美国维真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学位。
  • 17年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多动症、成瘾症、创伤问题和性相关问题的评估和诊治。
  • 中国执业心理咨询师和团体咨询师以及加拿大注册成瘾治疗师。
  • 2021年创办“慕喜乐”心理培训平台,到目前已经针对教养技能、沟通技能和青少年及成人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科普知识进行培训将近10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