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到信心:一门课如何助推我的咨询师之路临床心理辅导硕士 / 2025年1月2日 / 作者: Kepha 学院 起点与成长:跨领域的职业转型 在心理咨询领域的新起点上,跨专业的我内心总带着忐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学成,是否可以胜任未来的咨询工作。但一门名为《心理咨询技能》的课程,像一盏明灯般,逐渐点亮了我的信心。 我的职业背景相对多元。此前,我曾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后在北京创业,从事活动策划和执行的工作。如今,我在南太平洋岛国成为一名民宿主理人。2020年疫情期间,一次线上学习让我与心理咨询结缘。这是一个关于自我认识的课程,从中我收获了很多,内心也萌生了进入心理咨询专业学习的愿望。后来,在导师的鼓励和指引下,我选择了CIU Kepha学院的临床心理咨询硕士课程,并于2022年春季正式入学。 过去,我曾有过陪伴青年情侣的经验。帮助年轻恋人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我发现自己在倾听和引导他人时具备耐心和同理心。这样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并陪伴他们成长,这份意义感和满足感,是我想继续探索的方向。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的结构与体验 这门课程将心理咨询的过程划分为探索、洞察和行动三个部分,每个阶段都有理论作支撑,也有实操的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结构非常清晰。探索是为了真正理解来访者的现状,洞察则引导来访者发现行为背后的情感与需求,而行动则帮助他们迈出改变的第一步。课程让我看到咨询不仅仅是一个陪伴的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协作共建的旅程。 小组实验室是这门课程中最具启发性的部分。在这里,我们轮流扮演助人者、个案和观察者。这种多角度的体验让我全面理解了心理咨询的不同面向。在一次实验室练习中,我作为观察者,清楚地感受到个案被卡住的地方,而助人者还未察觉。当个案反馈说“我没有那个意思”时,我深刻体会到,咨询过程是一场动态对话,可以通过反馈和澄清来调整方向。同时,这也提醒我,心理咨询师需要全神贯注于个案的信息表达,而非只关注既定技巧。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敏锐和共情能力,同时也反思到,作为助人者时,因紧张而过于专注技巧往往会忽视个案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技巧与来访者的需求之间,始终应以关注来访者为核心。 突破与收获:视频录制与技巧的延展 课程最后的作业——录制一段我作为咨询师的心理咨询视频,对我来说是一次从0到1的突破。起初我很焦虑,不知道该从何开始。我需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探索、洞察和行动的完整流程,这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录制,毕竟在实际咨询中通常需要数次才能完成。最终,我通过身边的观察,邀请了一位有需要的人参与,并得到了来自家人的肯定与支持。 在录制过程中,我一边关注个案的表达,一边思考如何运用技巧完成作业要求。这过程就像拍照一样,需要“zoom in”聚焦来访者的微表情和背后需求,同时“zoom out”以全局视角审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以及整个咨询进程的走向,寻找最合适的切入点和方向。第一次录制后,我意识到还有改进空间,于是再次约谈,并最终将两次内容剪辑成一个完整的视频。 当我还在纠结自己的表现不够完美,细节仍有许多需要提升的时候,让我意外的是,这位来访者反馈两次咨询对她帮助很大,帮助她理清了思路并获得了行动力,她甚至当场做出了改变的决定。她的反馈让我深刻意识到,咨询的核心是关注个案,而非拘泥于技术的完美展现。 此外,我还尝试将课程中的技巧应用到家庭生活中。特别是在面对孩子时,我感受到这些技巧的直接效果。我的小儿子是一个情绪表达较为直接的孩子,当我耐心倾听并陪伴他时,他往往能够进一步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并逐渐恢复平静。这些时刻让我深刻意识到,心理咨询的技巧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工具,它们同样适用于家庭关系和一切人际关系,运用得当可以帮助我们在人际互动中不知不觉就成为建造他人的人。 给跨专业学习者的建议 对于像我一样从其他领域转行到心理咨询的学习者,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心理咨询需要高度共情、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问问自己是否真正想要帮助人,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快乐。 寻找资源和支持:确保你拥有支持你学习和实践的环境,例如家庭的理解、导师的指导,或者一个愿意陪伴你成长的社群。 学会等待和积累:有时,前进的路可能并不清晰,但耐心积累、顺势而为,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 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这门课程,我从一个对心理咨询充满好奇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新手。它不仅为我搭建了实战的框架,更为我的职业生涯点燃了热情。我期待着未来的日子,在这个领域中继续前行,为更多人带去温暖和希望。 受访者简介 Zou Liang CIU Kepha学院临床心理辅导硕士专业 2022年春季班学生 访谈编辑 Zoe Tang CIU Kepha学院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