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学半生,归来仍是赤子!——Kepha MBA何健维教授线下专访

编者按

近日,Kepha学院MBA Club(KMC)在广州成功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线下交流会,欢迎Kepha  MBA金融学客座教授何健维回国。这场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仅深入探讨学术问题,还走进何教授的生活,通过他的经历,感受他几十年环球旅学书的人生体会。何教授现场与学子们娓娓道来自己的求学、教书和育子的经历,以及他与Kepha MBA之间点滴交集。让我们一起透过本文,感受Kepha 学院独特的文化氛围与师生关系。

同学们好,我是何健维。我常开玩笑说,大家可以把我的名字记成“健康的维他命”,或者大陆常说的“维生素”。今天能和大家见面,真的是心里满满的感动。昨晚,我到广州白云机场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原本计划是下午5点多到达的,但因为布里斯班的机场系统出了故障,我们的航班整整延误了8个小时。虽然很辛苦,但一下飞机,看到大家的面孔,我所有的疲惫瞬间都消失了,心里充满了感恩。

看到这么多同学,尤其是从北京、上海专程赶来的同学们,真的让我既感动又惊讶。虽然平时通过网络能够看到你们的模样,但亲自面对面交流,感受那份真切的互动,真的非常不同。感谢你们的热情接待,也感谢广州这座城市带给我的美好印象,它的温暖让我更加珍惜和大家的相遇。

我出生在中国台湾,父亲是浙江人。所以每次回大陆,我都会去浙江老家。这次是我第一次来到广州。到达后,Jane问我:来到广州,您最想去哪里?我笑着回答:我很想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和中山纪念馆。这些地方承载着深厚的国家和民族情感,也让我和大陆同学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有意义。

这次回国,不仅是学术上的交流,更是心灵的归属。与大家见面,看到你们对知识的渴求与努力,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真正意义。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更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我希望你们能看到我更多的一面。你们通常看到的是我作为老师的一面,但在生活中,我和你们其实没有太大的不同。我总是把你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甚至有时当作弟弟妹妹。我不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有高高在上的距离,而是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学习的伙伴。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教育理念。

何教授求学任职半生,足迹踏遍几大洲,三个儿子分别出生在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但在家只准说国文,名字中含着“华、中、主”字,声声呼唤都是不忘中华、铭记家国血脉的深情。
——Kepha MBA校友 张蔚

1. 我的求学与教职之路:跨越文化的学习与体验

求学:跨文化的学术探索

回想自己从求学到任教的经历,我的旅学跨越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多个国家。从中国台湾硕士毕业后,2000年,我又去美国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然后在英国完成了博士学位,之后又去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每一次的求学经历,我都感受到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巨大差异。

在西方,做学问更多的是一种“实打实”的经验积累。你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与老师建立私人关系,重要的是你要把学术做好,这种方式能让你更专注于学业,而无需过多顾虑人际关系。相比之下,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除了学术能力,你还需要花大量时间与老师和同学经营关系,这种差异让我更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让我更加珍视华人学生的认真与投入。

环球旅学:不同文化中的教育差异

二十年余年来,我在世界各地求学和教学,接触到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包括印度、中东、欧美等地区。课堂上,各国学生的表现常常让我感受到他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  

印度学生非常积极,敢于提问,语言能力也非常强,虽然他们的英语讲得很快,我们有时听不太清楚,但他们的积极性总让我感到非常钦佩。相比之下,华人学生则较为内敛,他们不太敢在课堂上直接向老师提问,但通常表现得异常认真,面对学习困难时总是拼尽全力去克服。这种专注让我深深感动。

西方学生则往往注重创意,他们和老师的互动比较自由、随意,课堂气氛也更加轻松。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教育不应当有单一的模式,而是应该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

2. 结缘Kepha MBA:回归与感动

每次回顾自己和Kepha MBA的缘分,我都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回归和感动。其实,和Kepha MBA的结缘要追溯到我与陈洁老师的深厚友谊。我们曾在读博士期间是很好的朋友,虽然后来各自的职业道路让我们不常联系,但我们的友谊一直保持着。当她向我发出Kepha MBA教职的邀请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这不仅是与多年的友谊重新连结的机会,更是我将半生所学摆上来建造职场人士的机会,后者是我尤为看重的。

Kepha MBA的学生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们需要兼顾工作、家庭和学业,但他们能够超负荷完成课程内容,这种学习的动机和投入让我感动不已。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学生听到了什么知识,而在于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改变和超越自我。

虽初次见面,却仿佛早已是认识多年的老友。师生之间畅所欲言,谈天说地,毫无拘束。与同学们的关系温暖而亲近,既有分寸又充满真诚。每一次交流都像是一场心灵的碰撞,既让人感到温暖,又带来思考和鼓励。这样的相聚,令人感恩与珍惜。
——Kepha MBA校友 Angel

3. 教学理念:严师与幽默并行,使命与责任同在

“严师出高徒”

我一直认为“严师出高徒”。严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不是为了给他们带来压力,而是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件严肃且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我自己曾是一个学生,也明白过老师的严格要求意味着什么。曾经,我自己也经历过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有些老师非常和蔼可亲,但并不注重学术的要求;而有些老师则非常严格,这种严格有时会让人感到压力山大,但也正是在这种压力下,我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

我自己曾经服过兵役,了解纪律和责任感的重要。在军队中,严格的训练教会我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并为集体的目标而奋斗。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学习和生活中的严格,并不是为了打压学生,而是为了让他们成长,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我总是告诉学生,学习是你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件事情,它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对待的任务。学习能改变你的一生,而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你对待学习的态度。  

从轻松中收获知识

尽管我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我也注重课堂上的幽默和互动。幽默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氛围更轻松,帮助学生减轻学习中的压力,尤其是在网络课堂中,这种互动尤为重要。通过幽默的方式,学生们更愿意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曾经在台湾的补习班工作过,那时我深刻感受到,幽默和生动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和思维的碰撞。我希望我的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智慧。

有幸参与KMC组织的线下活动,我观察发现:在传授知识时,教授们始终坚守高标准、严要求。然而,这份严格并非冷冰冰的教条,而是建立在对学生现有程度和现实处境的俯身体恤之上,因此做到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恩慈之心引领学子不断突破和挑战自我。
Kepha 校友:Jane

4. 家庭:感恩与责任

在家里,具体情况可以让师母来说明。像这种场合你绝对不能说自己好,哈哈哈,对吧?我并不是为了标榜我是多么成功的父亲,这么说并不能造就人。其实,我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失败。人都有缺点,没有人是完美的。谢谢一路的恩典和师母的帮助。

我对孩子的要求其实蛮严格的。我有三个小孩,老大28岁了,现在是华航的机师,老二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读书,最小的Joseph是十年级。三个孩子在小时候,我都打过。基本上是这样,我好好说的话,如果几次不听,那后面可能会少不了有惩罚的。做父亲的,我觉得适度地给孩子一些应该有的惩罚是必要的。我不觉得完全不打孩子是对的,有时候打的时候,心里也是蛮痛的。如果你有孩子,你就知道教育孩子真的不容易,但也不能光用打的方式。

另外,让孩子懂得感恩非常重要。当你有感恩的心时,很多事情就能很好地处理了。

我觉得我一直都有很强的使命感,至少在我还没有认识真理之前,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自己,应该是为了对社会做出贡献。这种使命感可能与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在对社会做出贡献之前,你必须先能站稳脚跟。如果你自己都站不起来,又怎么能去贡献社会呢?当我认识真理之后,我的使命感就有了源头,且更加坚定。活着不再是为了自己,是要活出那份上头赋予的真正的生命价值。

何教授说,人生很苦也无常,但是我们努力地做好自己,让自己的身边和这个社会更美好就不虚此行。我的心中好像突然注入了一点新的东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许这就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力量。
——Kepha校友家属:Qiuwen

后记:

在CIU Kepha学院,有一群像何健维教授这样怀揣赤子之心,跨越文化与地域的界限,将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带入课堂的教授们。他们所做的,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以生命启迪生命,为学生带来灵魂深处的触动和思考。

在这片学术的沃土上,师生关系超越了传统的界限,转而成为相互影响、彼此扶持的伙伴关系,宛如弟兄姐妹。这里的教育,不仅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更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为学子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迷茫的时代,提供了坚实的成长力量和清晰的前行航向!  

作者简介
  • 目前是澳洲昆士兰理工大学金融助理教授
  • 英国杜伦大学会计与金融博士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金融硕士
  • 中国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国际经济硕士
  • 曾任教于新西兰梅西大学研究方向为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异象错误定价的影响
  • 曾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分别在2011年IEFA国际会议和2008年SFM年会获得最佳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