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黎教授 | 如何成就企业家的健康福祉

编者按

2023年2月10日,杉杉集团创始人郑永刚因突发疾病离世,享年65岁; 3月30日,中信股份非执行董事唐疆因突发疾病去世,享年57岁;此前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网易公司原CEO孙德棣英年因为过劳而早逝;晶华集团董事长苗建中,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据有关报道,92.3%的企业家存在一定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50岁以上企业家近2/3患有“三高”。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迈克尔· 弗里曼 (Michael Freeman) 博士的研究显示:72%的企业家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普通员工只有48%。美国盖洛普幸福指数也显示:45%的企业家表示感到有压力,这使他们更容易处于忧心忡忡的状态,而非企业家的这一比例为42%。

无独有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2020年中国企业家健康绿皮书》也指出: “中国企业家的健康问题不容小视,颈椎异常和结节是威胁企业家最大的健康问题,另外癌症确诊率也呈上升趋势;与一般人群相比,企业家更有可能经历精疲力尽,焦虑,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滥用及燥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可见,企业家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却不可避免地与超乎常人的压力、竞争、劳累以及焦虑感一路崎岖同行。企业家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决策和企业运营,当企业家群体出现问题,就会连锁出一些社会和经济的问题。今天我们特此刊发此文,本文着重关注企业家个人身心健康问题,剖析企业家产生身心健康的诱因,并推荐一些可能“药方”。

当网友们在推特上感叹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精彩纷呈的生活时,这位钢铁侠回复说:“现实往往是由一些高光时刻、至暗低谷,以及无穷无尽的压力组成,而人们往往不愿提及后面两个。” 站在聚光灯下的企业家, 往往以成功人士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人们便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幸福。但现实是,任何光芒背后都有阴影,企业家的生活也是如此——一切事业的成功并非无忧无虑的保障,他们看似光鲜亮丽的人生,也不可避免地与压力、竞争、劳累以及焦虑感一路崎岖同行。这或许是由企业家的工作性质所决定: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开拓者,面临着复杂和具有挑战的工作;企业家掌控着企业发展的命脉,往往需要承担大量不确定性的风险;企业家还需要关注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的成果、与员工的关系,业务的拓展等等,这些都会带来超乎寻常的精神折磨。当来自各方的压力源源不断地敲打着他们的意志,当压力积攒到压垮他们精神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这些企业家就很有可能坠入亚健康的风险,他们甚至罹患重大疾病,或是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因此,企业家在创造巨大社会价值的同时,往往付出昂贵的身心代价。

企业家很少能在巨大的压力漩涡中幸免,各国对于企业家的研究数据都证明,他们是身体和心理问题的受害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迈克尔· 弗里曼 (Michael Freeman) 博士的研究显示:72%的企业家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普通员工只有48%。美国盖洛普幸福指数也显示:45%的企业家表示感到有压力,这使他们更容易处于忧心忡忡的状态,而非企业家的这一比例为42%。无独有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2020年中国企业家健康绿皮书》也指出: “中国企业家的健康问题不容小视,颈椎异常和结节是威胁企业家最大的健康问题,另外癌症确诊率也呈上升趋势;与一般人群相比,企业家更有可能经历精疲力尽,焦虑,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滥用及燥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针对国内一个典型EMBA班的学员(平均年龄39岁,女性占29%), 发现跟疫情发生前相比, 接近半数的学员负面情绪的时间增加了。

图1 企业家自我报告的心理健康问题

来源: The Hustle

企业家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当企业家的身体或是心理出现问题,他们通常会力不从心,在工作中迷失方向,难以施展创新活力和生产力, 甚至做出一些重大的失误决策,造成企业管理绩效的奔溃,及不可挽回的影响。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当企业家群体出现问题,就会连锁出一些社会和经济的问题, 如失业率、行业发展的没落,从而牵连国家的经济建设。因而,本文将着重关注企业家个人身心健康问题,剖析企业家产生身心健康的诱因,并推荐一些可能“药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要想改善企业家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先了解企业家产生身心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企业家的身心健康问题可能来自三个方面:1)创业活动的性质特征;2)企业家工作的高强度;3)企业家对于企业活动的高度责任心。与此同时,我们的调研表明企业家的身心健康和年龄与性别不相关,但可能受企业家的个人性格特征影响。

创业理想越高远, 与现实有大的落差时,越容易产生企业家的身心问题。创业活动与一般职业不同,创造性活动本身具备着高强度、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往往很难估量可能产生的影响,这就造成了企业家相比其他职业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同时,创业活动并不是独立的,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环境因素或是政策变化的制约。2020年至2022年的新冠大流行,城市封锁隔离,各地防疫管控,带来了股市重创,企业效益一落千丈。在这种危机时刻,企业家除了个人的安危外,不仅需要承受企业效益降低而焦头烂额,考虑如何走出危机,还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安抚员工情绪,这些都需要体力和脑力的支持。其次,创业者往往是成就导向的,创业活动时常伴随着创业者的个人情怀、理想主义。1999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其中就蕴含着自己的信念——进行一场互联网的革命,为了让小企业能够独立经营和生存。俞敏洪带领新东方转型,投身“东方甄选”,其初衷就是帮助滞销的农户解决困境,当农民有了经济来源,更多农村地区的贫困学生就能上学获得知识,从而改变命运。因此,创业本身是一种实现自我发展,成长与梦想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企业家的创业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能够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提高创业者的个人福祉。然而,不是所有的创业理想当理想很丰满,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时候, 创业者就会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

企业家的超长待机状态, 会给企业家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威胁。不同于员工,企业家往往没有具体的上下班时间,搜狐CEO张朝阳在采访中表示,他一天只睡4小时。百度的CEO,李彦宏每天5点多起床,一天55%的时间用于工作,20%的时间用来休息。小米公司CEO雷军在201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在金山软件基本是7×16小时的工作时间,哪怕直到小米成立,他也保持着每日1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而这种高强度文化也并非国内企业的特色,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曾表示, 他每周也要工作80 到 120 小时,平均算下来一天将工作超过10小时以上,甚至没有休息日。即便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表示自己常常连轴工作三天,完成工作后才睡10个小时。企业家的长时间及不规律的工作特征对企业家的身心及个人福祉的影响却是不一致的。 尽管一些企业家表示,多劳代表着企业蒸蒸日上,是企业发展的讯号,并且他们对这种高强度的生活状态乐此不疲。但从生理和医学的角度来说,高强度的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事实上是对身心的能量的持续消耗和透支,过犹不及。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网易公司原CEO孙德棣英年因为过劳而早逝。企业家也并非超人,他们在过劳的状态下也会精疲力尽,被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困扰,继而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过劳死”。我们对EMBA学员的调研表明,高管人员在疫情中负面情绪积累越高,他们的健康福祉得分越低(参见专栏, 可以测试您的福祉分数。)

企业家对企业托付了高度责任心, 付出了大量心血,可能透支身心。企业家不同于员工,他们对于自己的企业拥有高度的自主性,为了企业的发展事无巨细,甘愿不计后果地付出更多。不同于企业员工,企业领导者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把控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独立自主地面对创业和经营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在大方向上,他们需要在重重迷雾中看清,在不确定性下做出经营决策。在日常里,他们凝聚团队鼓舞士气,维系和客户的管理。在面对财务及保持业务运营的低谷时,他们要面面俱到。这些种种都是企业家的压力来源,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压垮企业家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具备很强的责任心,作为企业的一把手,遇到挑战时,他们站在最前面,必须迎难而上而非逃避。晶华集团董事长苗建中,仅用几年时间,就把仅5.6亿元资产的晶华迅速增长为拥有固定资产36亿元的大型高科技产业集团,跻身全国建材行业五十强,其中付出的努力常人就难以做到。但可惜的是,哪怕在企业发展中可以翻云覆雨,作为完美主义苗建中,在遇到企业发展瓶颈时依旧没有躲过各种压力的折磨,他的身体和精神严重透支,心理产生障碍,最终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企业家独特的个人特质, 会如双刃剑一般,带来一些心理和身体上的困扰。研究表明,企业家一般在一些性格特征上具有共性,例如冒险精神、内部控制力和五大人格(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的特质,像埃隆·马斯克和理查德·布兰森(维珍航空的创始人)都是典型代表。企业家的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自由的,他们享有高度的控制权,可以让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也表明,企业家更为乐观、拥有更强的复原力和自尊心,这些都激励他们在创业活动中可以为他人不可为,无往不胜。但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这些看起来有助于创业的特质,有时也会成为创业者负面一击。迈克尔· 弗里曼 (Michael Freeman) 博士是一名研究创业者身心问题的学者,同时也是企业家,他指出精力充沛、积极进取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更具有创业精神,而他们同时也更有不稳定的情绪,除了积极的状态,也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如绝望、无价值、抑郁等。他们的过度的自负和自满,往往让他们很难接受打击。

总而言之,企业家的职业被描述为极端工作,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企业家事业的成功所获得的成就感越多,他们产生的失败相比普通的失败更为惨痛,产生的负面的情绪,往往需要更多能量来消除,他们必然承担了更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美满祥和,福祉昌延

企业家的健康福祉(Well-being), 指的是企业家在创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体会到的美满祥和,产生积极的幸福感, 也就是“正能量”。企业家对正能量的需求很高,需要在紧迫的时间内解决复杂的问题并采取行动,并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角色; 在与客户、供应商或员工的冲突时,他们也需要情绪能量来对抗。那么企业家该如何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问题,保障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福祉呢?

    第一,企业家要转换态度,将健康福祉视为一项企业发展的宝贵资产。IconiContent的创始人亚伦·奥伦多夫(Aaron Orendorff)曾说,“记住要腾出时间,照顾好自己。假如因为工作太多而不餐不睡是得不偿失。睡得晚难免起得晚,起得晚又会感觉落后,第二天不得不工作到深夜,再醒来时又要填补昨天的空缺,这只是一个恶性循环罢了。很快你就会精疲力尽,不想工作了。”将健康福祉视为一项资产, 企业家就值得花时间、精力、甚至资金对健康这项资产进行投资,而非透支。当企业处于动荡和不确定的状态时,一时用自己的健康为企业买单可能短期见效,但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企业更重要的是生生不息的长远发展。

如何保证对健康福祉的投资呢?企业家并不需要为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感到羞愧,因为企业家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鲜见。因而,我们呼吁企业家要正视健康问题,是对企业和员工的负责,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当自己意识到健康出现问题时,企业家需要做的不是忽略这些问题,而是更进一步了解问题的要因。企业家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或者向有类似经历的人倾述来对症下药。因此除了家人,员工,投资人及合作伙伴,企业家在日常也要投入时间去建立和维持可以互相理解境遇的社交圈。此外,当企业家意识到健康问题但又分身乏术时,企业家应该学会放权给自己争取健康的时间。投资和培养可信任的伙伴来分担经营压力也是企业家需要学习的功课。对企业家而言,除了比如已经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的信号,或是抑郁或燥郁症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我们同时也建议,企业家进行定期体检,遵循健康的饮食架构和生活习惯,及时就医,出现问题时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利用一些方式将压力排遣。

第二,企业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学放松、懂节奏、知进退、修正念。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企业也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同时企业家的日常生活错综复杂,适时的放松和恢复也是企业家维持好的状态的一种方式。企业家往往将工作作为身份的核心象征,很难将自己从工作中剥离出来。德国曼海姆大学(University of Mannheim)的萨宾·桑纳格(Sabine Sonnentag)教授把这种现象称作恢复悖论,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最能从恢复经历中受益的人反而最难找到时间恢复。这往往造成企业家直到过于精疲力尽时, 才不得不被迫放松和恢复。图2从负荷的角度来看企业家的压力, 左边短期的危机决策有比较高的负荷强度,但负荷频度低的话,企业家是可以承受的; 但右边的长期昼夜操劳, 负荷频度高, 就会超过身心临界负荷, 造成过量。

图2 负荷频率过高更容易产生过量负荷

为此, 我们建议企业家们需要在日常中知进退,定期地释放焦虑, 让自己恢复。哪怕是遇到一些突发的危机事件(比如新冠),这种突如其来的对企业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不安,也很容易让企业家寝食难安,让自己在这种高度紧绷和焦虑状态中从容不迫也是企业家的必修课。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业也是花开花落、各有时节,为此我们呼吁,企业家要保持正念(mindfulness),比如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使企业家能恢复心理和精神的最佳状态来应对挑战和逆境。正念可以提高企业家认知的灵敏性和灵活性,更为准确地识别机会,帮助企业家产生一些新的想法为企业带来转机。

在日常经营企业时,企业家面临着很高的认知需求,心理的健康也能稳定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值得注意的是,睡眠是恢复的最简单手段,而睡眠问题也是大量企业家所困扰的,他们需要应对的不仅是大量工作带来的时间不足,同样也有因工作焦虑带来的难以入眠。研究发现,将工作从生活中短暂地抽离,可以帮助企业家暂时克服因为压力和焦虑造成的失眠症状。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如是,因为工作带来的长期精神紧张缺乏安全感,他上山闭关修炼8天,断绝一切电子设备和社交网络手机,独自地完全把自己超脱了出来以寻求恢复。休克式疗法是一种方式,但我们更提倡的是,企业家将对自身的关注和身心状态的恢复变为日常,而不是事后诸葛亮式的幡然醒悟。美国政治博客Huffington Post共同创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在办公桌前因筋疲力尽倒下甚至脸颊骨折后,事后她接受《金融时报》呼吁道, “我们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需要时间给精神和情感充电。所以,定期收起工作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吧,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减压的方式。”

第三,企业家可以培养对一项运动的兴趣。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还会释放多巴胺,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将是维持身体心理健康的一剂良药。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个人的心脏功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控制血糖。从心理健康角度,体育运动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减轻紧张压力和抑郁,改善睡眠习惯。它还为生活带来正能量、增强自信心,自律和其他值得称道的品质。“睡了七个小时后,我早上 5.30 起床(……)我通常会从早上 6 点到早上 9 点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来有益于我的身体,比如网球和风筝冲浪。” 理查德·布兰森(维珍航空创始人)如是说,体育活动会让他更有效率。不难发现,众多成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运动健将。王石主席(万科集团创始人)两次问鼎珠峰,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完成100个全程马拉松挑战。有趣的是,体育运动和企业家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或许企业家更容易培养运动兴趣。我们的调研发现80%以上的学员一周至少有2小时花在体育爱好上,这些学员的福祉分数比没有体育兴趣的学员提高3.32分 (占福祉分总分30分的11.06%,标准差为3.80);另外,拥有一项体育爱好可以减少疫情对情绪17.78%的负面影响。

早年的清华大学在教育中非常注重运动,据蓬蔓博士考证, 每年一度的清华大学校运动会被冠名为马约翰杯, 纪念的是体育教授马约翰, 马约翰认为: 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迁移价值:“敏锐的感官和时刻能顶上的矫健身体为基础的主动,果断,团队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勇气,坚韧,自信,攻坚,坚持到底的道德和品质; 公平,诚信,关爱,无私,忠贞,率真,合作和守则的群体社会品质.” 在他的硕士论文里, 马约翰提出: “体育运动刺激将来行为的意识。体育可以将性格品质迁移到社会生活中…体育是培养有效公民的最有效、最充分和最有趣的方法。”[1]这也可能解释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把运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运动能够使他们暂时抽离工作场景,掌握运动技能来挑战自己也可以让他们从精疲力尽和焦虑中恢复。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加入到了运动活动中,特别是那些技术新贵们,他们的社交也从过去的酒桌文化慢慢转变成了运动文化。2009年11月,北京中关村昌平企业家运动俱乐部成立,他们就秉承 “以球会友、以友洽商” 的健康宗旨。越来越多成功的企业家也通过体育运动来传递其创业的社会价值,例如67岁的王石就是运动创业的代表人物,他 “开创” 赛艇新事业,将赛艇运动在中国变得更接地气。他创办的深潜公司,已经培训了企业家和奥运冠军107人。企业家也可以从一项对运动的兴趣中摆脱企业经营中的压力, 而在体育运动中更好地思考企业运行的节奏,体验拼搏向上的正能量, 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 放宽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我们的调研发现:在爬山、跑步、 游泳、自行车、 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中,游泳对降低疫情对情绪的负面影响最有效,其次是爬山;跑步可以增加1.78健康福祉得分(5.93%)。

第四,重视家人关系,特别是伴侣的福祉。 理查德·布兰森在其传记中这样谈及自己的妻子:“琼是我的磐石,我的知己,我的明灯……无论是精神上还是情感上,她都一直支持着我……”每逢重要谈判,理查德·布兰森都会与妻子和家人一起吃健康的早餐,这能让他维持于“伟大的思维框架” 中;“我每天优先陪伴我的妻子琼”,理查德·布兰森说道,“这是我所做的一切的初衷。”  理查德·布兰森的故事很好的诠释了家人,特别是伴侣对身心健康企业家的重要作用。家人是企业家最基本的社会环境,家庭的支持是企业家心理福祉的重要来源。家人不仅可以提供情感性支持,包括鼓励、理解、关注和积极关注等行为;甚至还可以带来功能性支持例如协助解决问题,促进个人成功和参与其他领域和类型的帮助。这些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家的压力,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小憩,从压力中复原。尤其是配偶,作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家生活的方方面面。身心健康的配偶不仅能提供的新知识,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来敦促企业家的进步,甚至还能够提供企业发展的有利资源(例如承担无偿工作、共享社交网络资源)。所以,向家人和伴侣表明他们在心中的地位,并建立一种有益于双方身心健康的关系,不仅有益于企业家的家庭和谐,而且有益于企业家的事业发展。

专栏: 企业家的健康福祉如何? 做个小测验吧

在过去的四个星期里, 您有多少次经历以下的感受和想法? 请在最能描述您的经历的方框中打勾:

 

从来没有

很少

有时

经常

所有时间

1.您有感觉精力充沛吗?

 

 

 

 

 

2.您是否感到心平气和及放松

 

 

 

 

 

3.您是否因为情绪方面的原因(比如感到沮丧或者焦虑)而令您的工作或活动受到限制

 

 

 

 

 

4.您是否觉得心情不好,闷闷不乐或沮丧

 

 

 

 

 

5.您是否因为身体健康或情绪问题而妨碍您的社交活动(比如探亲,访友等)

 

 

 

 

 

6.您是否因为情绪方面的原因(比如感到沮丧或焦虑)而令您在工作或日常活动中感到力不从心

 

 

 

 

 

(根据德国社会面板问卷中SF-12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第二版的心理健康量表翻译)

填完问卷后,对各栏进行赋值: 针对问题1和2,“从来没有”为1分; “很少”为2分; “有时”为3分; “经常”为4分; “所有时间”为5分. 针对问题3到6,“从来没有”为5分; “很少”为4分; “有时”为3分; “经常”为2分; “所有时间”为1分.如果您的总得分在20分以上(以我们调研的EMBA学员得分的前25%分数为基础),恭喜您,你的健康福祉状态很好, 是属于春风拂面型。如果得分低于16(我们调研的EMBA学员得分的后25%), 您的福祉状态很差, 要立刻采取各种恢复举措。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6月1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发布内部信,迎接公司2023财年的到来。 “双减”政策给教培行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2022财年是新东方成立以来,遇到的最艰难的一个年份。在此期间,公司市值下降了90%,员工人数从11万下降到5万,教学点从接近1800家下降到了几百家,业务总量也同比骤降。然而,作为新东方创始人的俞敏洪并没有选择躺平,作为一名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企业家,他选择了面对各种困难,全部退还了家长的预收款,离开的员工都给予合理的补偿,并将多余的课桌椅二十万套全部捐献了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校,并捐献了优质教学电子设备上万套。同时也他和剩下的员工一起开始艰难的转型,开始直播带货。新成立的“东方甄选”从一开始几千人的粉丝到6月10日一路新增到54.8万粉丝。我们似乎看到了俞敏洪带领下的新东方稳住了船舵,认清了继续前行的方向。

新东方的案例说明了企业家的正念在困境转型的重要性。春风满面的企业家通常能更好地应对压力,遇到逆境时也更忍耐持久。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企业家经营企业时,也和电影《一代宗师》中的三重境界一样, 有着“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历程:见自己,也就是能不断内身自身的软弱和刚强,理解健康福祉不仅是个人的资产,也是整个企业生生不息的关键;见天地,也就是能从更大的世界去发现自身的渺小,从而懂得万物的节奏与时节,知晓进退;见众生,则是更要超越自身的局限、超脱天地的牢笼,把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各位利益相关者,比如员工,供应商及投资人,让众生都可以在迷雾中看到灯塔的方向。当企业家能成就众生的健康福祉,他必能春风满面地应对各种挫折与挑战,他领航的企业也将在海阔天高中生生不息。

[1] 作者们感谢西安交通大学与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2022年EMBA班学员参与调研, 感谢助教钱佳璐提供协助。

[2] 蓬蔓(2022),从马约瀚硕士论文溯源清华体育传统精髓, 意念美生Mindliv 公众号,见链接

注:文章中涉及的立场,仅代表嘉宾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学院的立场和观点。

作者简介
MBA 管理学 客座教授
  •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全球战略管理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营销硕士
  • 现任Kepha学院MBA项目管理学客座教授
  • 目前是美国洛厄尔麻省大学创业与创新副教授
  • 对创业、战略管理、国际企业与公司创新有深入的研究,共发表61篇学术文章,其中15篇名列Financial Times全球顶级研究学报,很多著作获得国际奖项。还著有14本独立著作
  • 拥有11年跨国公司管理、咨询与创业经验,曾担任中国上市公司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