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爱的人病了——认识抑郁症(4)抗抑郁剂的使用方法

编者按

在本次讲座中,教授深入解析了抑郁症治疗中的复杂机制,尤其是抗抑郁剂的作用原理与长期使用带来的潜在风险。从神经递质的平衡与代偿作用入手,教授解释了抗抑郁剂如何通过调控血清素和去甲基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缓解抑郁症状。尽管抗抑郁药物的普遍应用带来了显著疗效,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神经递质不均衡,增加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副作用风险。同时,讲座还对药物的选择方法、剂量控制和长期维持治疗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讲解。教授指出,抗抑郁剂的使用需因人而异,并结合药物监测、心理治疗及社会支持,帮助患者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这一深度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也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抗抑郁剂的使用艺术。 

抑郁症的治疗——抗抑郁剂的使用方法

今天,有机会继续和大家讨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此前,已经讲述过三次关于抑郁症的内容。实际上,抑郁症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议题,如果仔细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45个类别。在提到治疗方法之前略微提到了一些社会治疗的手段。今天,我将重点放在抗抑郁剂的治疗上,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合理使用抗抑郁剂。 

1. 神经递质不均衡的现象(disequement phenomenon)

抗抑郁剂的普遍使用现状 

当前,抗抑郁剂的使用极为普遍,几乎达到了滥用的程度。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当病人来就诊时,若医生不确定应选择何种药物治疗,可能会先开一些抗抑郁剂试用。这种趋势引发了对抗抑郁剂使用的合理性与副作用风险的广泛关注。 

神经递质不均衡现象的基础:迟发性运动障碍 

在抗抑郁剂的治疗中,首先要提到的副作用之一是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 TDTD 是指患者在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后,出现脸颊、鼻子、舌头或肢体不自主运动的症状。这种副作用具有不可逆性,通常一旦出现便难以治愈。TD的主要病因在于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尤其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Haloperidol)。长期用药的时间范围可以短至半年,长至20-30年,且服药剂量越大,发病几率越高。此外,女性患者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引入 

随着医学的进步,目前临床上已较少使用传统的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更多的治疗中引入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或复合式药物。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通常涉及多种神经递质,而非仅作用于单一递质(如多巴胺)。在1950年至1990年间,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以抑制多巴胺的单一机制为主,而第二代药物的多重机制有效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率。 

单一多巴胺抑制的作用机制及其后果 

多巴胺抑制剂的作用是阻断多巴胺与其受体的结合。由于抗抑郁药物的长期阻断,患者体内的多巴胺受体逐渐出现过敏反应。这种化学变化使得多巴胺受体变得异常敏感,类似于行为治疗中的长期缺乏刺激的现象。由于过分敏感,少量多巴胺便可能引发显著的生理反应。 

在抗抑郁药物的初期使用中,患者可能会出现锥体外系症状(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表现为肢体僵硬、行走缓慢、颈部歪斜及身体发抖等。当多巴胺受体持续过敏后,还可能导致持续蠕动症状,最早的症状常出现在舌头上。通过让患者将舌头伸出30秒进行简单检查,若舌头在此期间缩回或翻动,可能提示早期TD症状。TD共分为四期,若患者的舌头无法持续保持30秒不动,至少表明其已进入第一期。长期使用多巴胺受体抑制剂会加剧受体过敏,最终诱发迟发性异动症。 

神经递质水平检测与不均衡现象的验证 

为了进一步研究TD对神经递质平衡的影响,我们通常会检测脑脊髓液中的以下指标:多巴胺代谢产物HVA)、去甲基肾上腺素代谢产物MHPG)、血清素代谢产物5-HIAA)和乙酰胆碱酶AChE)。脑脊髓液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 

研究显示,TD患者的多巴胺与乙酰胆碱比值相对较高,而在非TD患者组中,两者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单一药物的治疗方式可能扰乱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 

抗抑郁剂的使用需谨慎 

尽管短期内抗抑郁剂的使用可能不会引发明显问题,但在长期服用时,必须特别关注剂量控制,以保证治疗质量。我们将此称为神经递质不均衡现象(disequement phenomenon。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是自然调节的,难以通过人为手段加以控制。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抑制多巴胺,从而减轻精神病症状,如妄想与幻觉。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谨慎,避免引发不可逆的神经递质不均衡现象。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风险与药物使用的艺术 

若治疗不当,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症状可能从初期逐渐发展至第四期,甚至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可能需要依赖胃管进食。因此,药物使用不仅需要严格的医学知识,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在剂量与疗效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2. 神经递质代偿作用(Compensation effect)

多巴胺假说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精神病治疗中的作用 

1989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了多巴胺假说。该假说指出,精神病及其症状主要源于多巴胺过多或受体功能过高。尽管近年来出现了“谷氨酸假说”等其他理论,但多巴胺假说仍被广泛接受。 

根据多巴胺假说,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抑制多巴胺受体,理论上只会导致多巴胺受体过分敏感。然而,实际观察表明,这种现象会引起大脑神经递质的整体混乱,进而导致迟发性异动症(Tardive DyskinesiaTD)的发生。 

帕金森病的多因素病因学 

过去的观点认为,帕金森病主要由多巴胺减少引起。然而,进一步研究显示,病因并不如此单一。多巴胺主要分布在基底核,与认知功能无直接关联,但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现出明显的认知障碍,这提示病因还涉及去甲基肾上腺素血清素的缺乏。这些神经递质在病因中扮演的角色不亚于多巴胺。 

治疗帕金森病的传统方法主要通过服用左旋多巴(Levodopa)补充多巴胺。这种治疗方式会使患者步态、运动功能有所改善,缓解症状。然而,在临床上我不仅关注多巴胺水平,也会同时调整去甲基肾上腺素血清素,或使用神经保护药物 

抗抑郁剂使用的变化及其副作用 

20世纪8090年代,几乎所有走入我门诊的抑郁症患者,我都会开具抗抑郁剂。然而,现今几乎不再使用抗抑郁剂,因为其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被破坏,增加TD等不可逆副作用的风险。若患者出现TD症状(如舌头不自主运动等),需立即停药,否则病情将恶化且无法恢复。 

抑郁症的四种亚型与对应治疗方法 

抑郁症的基本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主要与血清素去甲基肾上腺素的水平降低有关。根据两种递质的不同状态,可将抑郁症分为四种亚型:1仅去甲基肾上腺素下降,血清素正常;2仅血清素下降,去甲基肾上腺素正常;3两者均下降4两者均无显著变化 

在药物治疗上,常用的抗抑郁剂包括:氟西汀(Fluoxetine,一种主要增加血清素的药物;以及马普替林(Maprotiline,一种增加去甲基肾上腺素的药物。药物试验采用双盲设计,即患者和医生均不知晓服用的药物,以减少实验偏差。 

根据假说,如果患者的去甲基肾上腺素下降,那么使用马普替林应更有效;如果是血清素下降,则氟西汀的效果更佳。而当两种递质均下降时,单一药物疗效不佳。因此,抗抑郁剂的有效性通常需要612周的观察期。 

神经递质代偿作用与双盲试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患者被分为氟西汀有效组马普替林有效组。在双盲试验中,初始样本量为每组50人,但因不适副作用(如口干、便秘),氟西汀组流失率较高,最终剩41人,马普替林组剩19人。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氟西汀旨在增加血清素,但实际增加的是去甲基肾上腺素,这表明血清素和去甲基肾上腺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当血清素下降时,补充血清素往往会引发代偿性反应,使去甲基肾上腺素水平上升。这种代偿作用类似于呼吸性酸中毒伴随代谢性碱中毒的现象。 

临床结论:神经递质不均衡现象与代偿作用的双重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在抑郁症治疗中,单一调节某种神经递质的效果不一定可靠,因为大脑会通过代偿作用交互作用维持神经递质的平衡。人体的代偿机制并非简单的补充,而是复杂的平衡机制。若这种代偿机制失衡,可能直接导致生命危机。因此,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时,需谨慎权衡药物选择、剂量和疗程,以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3. 抑郁症的生物病因

抑郁症与去甲基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不足 

抑郁症的发生被广泛认为与去甲基肾上腺素血清素的不足有关。这一理论的依据是:无论使用哪种药物,只要导致去甲基肾上腺素或血清素的储存量降低,患者就可能出现抑郁症状。例如,利血平(Reserpine)是一种早期抗高血压药物,因会耗竭神经末梢囊泡中的去甲基肾上腺素和血清素,从而可能引发抑郁症。不过,利血平现在已很少使用,因此不必担心其副作用。 

抗抑郁剂与神经递质假说的提出 

利血平的效应激发了人们对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作用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环类抗抑郁剂(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 MAOIs)相继被发现,这些药物可以显著提高去甲基肾上腺素或血清素的水平,从而减轻抑郁症状。研究人员据此提出,抑郁症可能源于这些神经递质的不足。 

19651968年间,科学家Joseph SchildkrautBunney & Davis正式提出了这一假说,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生物病因可能是去甲基肾上腺素或血清素的不足。这一假说在教科书中沿用至今,成为抑郁症生物病因的重要理论基础。 

去甲基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分解与再摄取机制 

去甲基肾上腺素在分泌后,会立即激活受体,并在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中发挥作用。然而,为防止信号过度延续,体内存在多种机制来及时终止其作用。其中一个关键酶是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它会将一部分去甲基肾上腺素分解掉。同时,绝大部分去甲基肾上腺素会被再摄取回神经末梢,以便下一次使用。 

类似地,血清素在释放后,要么被酶分解,要么被再摄取回神经末梢。这样,每个神经信号只触发一次动作,不会引发多次重复作用。抗抑郁剂通过抑制血清素或去甲基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能够增加这些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从而延长其作用时间,增强其效果。 

这种机制不仅让递质的信号更持久,还通过储存囊泡(vesicle)避免过早被分解,从而实现递质的有效再利用。这种精准的调控机制确保了神经系统的稳定运作,使人体能在生理和情绪层面保持平衡。 

抗抑郁剂的作用机制与单胺氧化酶的抑制 

最早发现的一类抗抑郁剂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 MAO)起效。MAO是一种分解酶,其作用是分解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去甲基肾上腺素。当MAO的活性被抑制后,这些神经递质在体内的分解速率减慢,储存量随之增加,从而在释放到突触间隙时能产生更强的效果。这一机制有效解释了早期抗抑郁剂的药理作用。 

在抗抑郁治疗中,抑制MAO或通过抑制再摄取的方式,均能提高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浓度,进而缓解抑郁症状。这些药物的发现不仅推动了抑郁症治疗的发展,也使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人体神经调控的复杂性 

人类的生理机制极为复杂,神经递质的分泌、分解、再摄取等过程在精细的调控下保持稳定,以确保情绪和生理的平衡。这种高度协调的系统使人类从出生到死亡都依赖这种无意识的调控来维持生命。正因其结构的精密与复杂,作者认为这绝非偶然产生,而是上帝精心设计的结果。这种精细的机制,难以通过偶然的宇宙事件(如行星碰撞)来解释其形成,而更符合有上帝存在的信念。 

4. 如何选用抗抑郁剂

一. 抗抑郁剂的使用时机

在临床上,判断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抑郁剂的关键在于观察其情绪和生理表现。以下是抑郁症的一些典型症状,若患者同时具备其中多个条件,通常需要考虑抗抑郁药物的介入。 

  1. 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抑郁症患者往往表现出“苦瓜脸”,这种面部表情通常缺乏活力,显得忧郁和痛苦。教授强调,通过观察面部表情可以快速识别抑郁情绪,而这种经验需要长期积累。接触的抑郁症患者越多,判断的准确性越高。 
  1. 早晨情绪低落: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通常在早晨最差,常常会感到一天漫长无望,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1. 早醒: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夜间醒来或早醒。与焦虑症患者的“入睡困难”不同,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中途醒来或清晨过早醒来。 
  1. 情绪激动或迟滞:抑郁症患者可能表现出情绪激动、烦躁不安,或是情绪迟滞,动作缓慢。激动或迟滞是抑郁症的另一种重要表现。 
  1. 生理症状:抑郁症患者常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症状,如胃口下降、体重减轻、性欲减退、体温降低等。 
  1. 罪恶感:抑郁症患者常有强烈的罪恶感,可能会无故自责,认为自己对他人或某些事件负有责任。

二. 抗抑郁剂的作用原理

这些情绪和生理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与大脑特定区域的不正常活动有关。抑郁症往往涉及海马体**网状结缔系统(ascending activation reticular formation)的异常活动,这些区域的异常表明大脑的运作失衡。因此,在此类情况下,抗抑郁药物的介入是必要的。 

三. 如何选择抗抑郁剂

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抗抑郁剂? 

  1. 情绪激动或焦虑不安的患者镇定类药物:对于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的患者,适合选择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以帮助平稳情绪。 
  1. 情绪迟滞的患者活力类药物:如果患者表现出情绪迟滞,则可以选择具有活力提升作用的药物,例如氟西汀(Fluoxetine,这种药物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活力和积极性。 
  1. 家族性治疗:抑郁症的治疗还需要考虑家族病史。例如,如果患者的家族成员(如父母或兄弟姐妹)对氟西汀治疗反应良好,那么患者自身对该药物的反应可能也会较好。 
  1. 症状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例如,有明显抑郁情绪的患者则使用抗抑郁剂。 
  1. 方便性治疗:某些患者(如学生、教师或公司职员)需要在服药后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因此优先选择副作用小、不引起口干或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药物。 

四. 合并症状时的抗抑郁剂选择

  1. 合并焦虑症的情况:对于抑郁症合并焦虑症的患者,可以使用丙咪嗪(Imipramine曲唑酮(Trazodone、**阿普唑仑(Alprazolam)**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焦虑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阿普唑仑对合并焦虑的抑郁症有效,但对于内因性抑郁症(melancholia)无效。 
  1. 合并精神症状的情况:若患者的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通常需要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抑郁症合并精神症状的患者存在转为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因此在治疗上需格外谨慎。此外,抗抑郁剂的剂量和疗程需充足,每种药物至少使用12周,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若患者需尝试三种抗抑郁剂,每种药物疗程总计需达36周。 

五. 耐心等待药效的显现

教授特别强调,抗抑郁剂的疗效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药物从口服到吸收并作用于大脑,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不能过早换药。足够的剂量和足够的使用时间是治疗效果的关键。对于家属的不耐烦,医生需要进行解释,确保患者能够稳定使用药物并按疗程完成。

六. 抗抑郁剂的使用方法

在抗抑郁剂的使用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存在显著的代谢差异。由于基因差异,中国人体内的药物分解酶活性较低,药物代谢速度相对较慢,因此需要的剂量比西方人低。这是我在国际会议上经常提到的。西方国家开发的抗抑郁药物在第一期和第二期临床试验阶段很少在中国人身上测试,只有在第三期试验才会引入中国,即便如此,也只是一些药企会在中国进行这类试验。我们发现市面上大约三分之二的抗抑郁剂在推荐剂量上对中国人来说偏大。例如,氟西汀在西方通常推荐剂量为40-60毫克,但对中国患者来说,20毫克往往已足够。 

抗抑郁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剂量较低:中国人通常需要较低的药物剂量。例如,氟西汀的常用剂量为20毫克,足以达到良好效果,而不必采用西方人推荐的40-60毫克剂量。 
  1. 一天一次:大多数抗抑郁剂的药效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因此一天一次即可满足治疗需求。增加服药次数可能会导致患者漏服,从而影响疗效。 
  1. 分数次给药(用于预防癫痫等合并症状):对于某些易合并癫痫发作的患者,可以将药物分次给药,以降低突发风险。 
  1. 口服:抗抑郁药物通过口服即可达到疗效,通常不需要注射或输液。口服给药简便、易于管理,同时也能减少医疗费用。过去,很多患者认为输液效果更好,但其实这只是心理上的需求,口服完全足够。 

七. 抗抑郁药物的停药时机

抗抑郁剂不仅用于当前症状的缓解,还用于抑郁症的复发预防。因此,停药时机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复发风险来决定。通常情况下,抗抑郁剂的使用时间应考虑以下因素: 

  1. 预防复发:抗抑郁剂的停药需要谨慎,通常建议在稳定控制病情后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预防复发。 
  1. 疗程建议: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抗抑郁剂通常需持续服用612个月,且药物的疗效需要612周的时间才能显现。教授特别指出,治疗效果的观察时间至少为3个月,短于此期限很难判断药物是否有效。 

八. 疗效监测与复发率分析

在长期治疗中,抗抑郁药物的疗效与复发率一直是关注重点。教授提供了以下数据和分析: 

  1. 康复率的累积概率: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1年后,康复率达到67%3年后,康复率上升至84%8年后康复率达到92%。这说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康复概率显著增加。因此,长期治疗对抑郁症的控制有着积极影响。 
  1. 复发率的累积概率:然而,即使是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复发风险依然存在。在康复后5年内,有60%的患者可能会复发。这说明抗抑郁药物虽然有效,但不能完全避免复发风险,因此需要定期复查和密切监控。 

对于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足量服用抗抑郁药物比半量服用效果明显更佳。图表显示,5年内足量服药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半量服用的患者。教授强调,这说明在维持治疗中,坚持足量剂量有助于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九. 影响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因素

尽管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教授总结了影响疗效的几个关键因素: 

  1. 治疗时间不足:抗抑郁药物的疗效通常需要6-12周才能显现,因此,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效果。若患者因急于求成而提前停药,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1. 剂量不足:在治疗初期,剂量不足会导致药物达不到有效浓度,无法完全发挥作用。尤其在需要长期治疗时,充足的剂量至关重要。 
  1. 患者顺从性不足:抗抑郁治疗需要严格遵守医嘱。然而,有些患者在症状改善后会擅自减量或停药,导致疗效不佳,甚至复发。教授强调,顺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1. 合并身体疾病:抑郁症患者中,约20%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身体疾病,这类疾病可能会干扰抗抑郁药物的效果。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以便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1. 药物及酒精滥用:某些患者在服药期间滥用酒精或其他药物,这些行为会影响抗抑郁药的代谢和疗效,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总结 抗抑郁药物的长期用药监测与维持治疗 

在抗抑郁剂的长期治疗中,疗程的坚持和合理的剂量是关键。抗抑郁药物并非“仙丹”,疗效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坚持长期用药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教授还特别提到,在抗抑郁剂的使用中,家属的支持和患者的坚持尤为重要。如果患者和家属理解并接受抑郁症的长期治疗过程,将会大大提高治疗的顺从性,最终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基因代谢特点、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通过合理的剂量、长时间的疗程和严格的顺从性管理,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显著改善抑郁症状,降低复发风险。然而,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复发率、和顺从性问题仍需密切关注,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耐心和合理的预期。 

5. 忧郁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的优点 

教授提到,抗抑郁药物在过去50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无论是新药还是旧药,抗抑郁药物的疗效都相对稳定,超过70%的抑郁症患者能够获得显著改善。同时,抗抑郁药物不会导致成瘾,这使得长期使用较为安全。此外,尽管严格意义上焦虑症没有特效药,但抗抑郁剂在缓解焦虑症状方面也具有一定疗效。教授强调,焦虑症的治疗药物实际上就是抗抑郁剂。 

药物治疗的缺点 

尽管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较高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抗抑郁药物通常需要6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服用,以有效预防复发。其次,部分抗抑郁药物对胎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格外小心。此外,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较难克服,许多医生在开药时并不会详细说明这些副作用。教授特别指出,几乎所有抗抑郁剂都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包括男性勃起困难女性性冷淡等。某些抗抑郁药物还会增加胃口,从而导致体重增加;而有些药物则可能引起恶心食欲下降。教授解释道,这类药物不会直接导致体重增加,而是通过增加食欲来间接影响体重。最后,部分患者因为副作用不适而擅自减药甚至停药,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心理治疗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急性症状缓解后的阶段。心理治疗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包括认知偏差的矫正团体治疗。认知偏差矫正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并调整负面的思维模式,从而建立更积极的情绪和认知结构。团体治疗则通过团体互动,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社交能力,使患者在他人的支持和理解中找到自我认同。此外,教授强调了心理治疗的时限。在美国的医疗保险政策下,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一般支持至12,最多可延长至16,但超过16周后,保险通常不再报销。急性期后继续进行心理治疗有助于巩固疗效,但过长时间的心理治疗对患者的效果不显著。 

社会支持 

教授特别强调,社会支持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虽然抑郁症不会因社会压力而直接治愈,但建立和增强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当患者因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而诱发抑郁时,家属的支持和陪伴尤为关键。尽管已发生的事件不可逆转,但支持性的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教授还特别指出,抑郁症患者在自杀风险期(通常为急性期后的三个月内)需要特别关注。患者若表露出自杀意图,往往意味着自杀可能性极高,家属应及时给予支持和干预,不能轻视或忽视其自杀言论。 

治疗效果图表分析 

教授展示了关于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图表,说明了不同治疗方式在三年内的复发率。数据显示,在早期治疗阶段(12-24),药物与心理治疗联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复发率显著降低。这表明,在抑郁症治疗中,药物与心理干预的结合能够带来更持久的效果。然而,单一使用药物或心理治疗对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其复发风险较高。教授由此建议,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应进行综合管理,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总结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应用药物科学利用心理治疗以及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是有效管理抑郁症的关键。教授强调,抑郁症的治疗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综合管理才能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6. 抗抑郁剂的发展(第一代抗抑郁剂)

第一代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剂 

教授首先回顾了抗抑郁剂的起源,介绍了第一代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MAO)的作用,减少神经递质的分解,使得去甲基肾上腺素血清素的浓度增加,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分为AB,其中A型与抑郁症关系密切,而B型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其他病症。MAOI的抑制作用可以是不可逆的,意味着一旦药物结合到MAO上,它将长时间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机制的设计带来了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在摄入富含酪胺(Tyramine)的食物(如芝士)时,可能引发“芝士反应”,导致高血压危象。教授解释到,摄入大量酪胺会引起去甲基肾上腺素的显著增加,如果MAO的作用被抑制,去甲基肾上腺素无法被正常分解,可能导致严重的血压升高甚至中风。 

三环类抗抑郁剂的诞生则源于氯丙嗪的意外发现。氯丙嗪最初用于治疗高血压,但在精神病患者中观察到显著的症状改善。随后,研究人员在化学结构上进行改良,推出了1957年的丙咪嗪(第一个三环类抗抑郁剂)。三环类抗抑郁剂通过抑制去甲基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再摄取泵,让这些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停留更长时间,提高它们的作用效率。三环类抗抑郁剂根据其化学结构中的胺基类别分为三级胺二级胺,前者对去甲基肾上腺素的作用更强,后者更专注于血清素,因而在治疗不同类型的抑郁症时可能选择不同的化合物。 

三环类抗抑郁剂尽管有效,但副作用较多。其对M1毒蕈碱受体的抑制会引发如口干便秘心率加快等症状;对抗组胺受体的作用可能导致食欲增加,从而引起体重上升。为防止体重增加,精神病房通常安排患者早起锻炼。教授还强调,三环类抗抑郁剂的疗效需要3-6才能显现,这种延迟反应为治疗带来一定挑战。 

延迟反应的机制 

教授详细解释了延迟反应背后的自体感受器调节机制。自体感受器位于神经元的突触前膜上,当神经递质分泌后会产生负反馈作用,减少神经递质的进一步释放。尽管服药后神经递质浓度上升,但自体感受器的调节使得药物疗效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 

作者简介
CIU Kepha 学院临床心理辅导硕士专业 客座教授
  • 北京怡宁医院主任级医师
  • 中国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部教授兼主治医师
  • 美国德州精神医学研究中心精神药物学研究员
  • 美国耶鲁大学遗传系及精神医学部
客座研究员
  • 获得中国台湾精神医学会终身成就奖
  • 专长:精神医学、精神药物学、
生物精神医学、分子遗传学
  • 出版专著18部,专业期刊论文
近400篇
  • 超50年行医过程中一直坚持
临床、带博士研究生科研、
授课及心理治疗四者 结合的
精神科临床及药物专家,至今
累计出诊保守计算35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