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期校友吕熙,是哥伦比亚国际大学Kepha学院临床心理辅导硕士2021年秋季班学生。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学士,北京大学文学艺术系研究生,复旦大学与法国里尔大学联合招生项目传媒管理硕士。2010年开始学习心理学,2012年获得中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2018年美国BIOLA大学整合心理咨询研究生项目证书,并受该项目负责人李梅晓博士邀请,成为BIOLA整合心理咨询研究生项目的助教,后担任李梅晓博士《整合心理咨询学习手册》的编辑和审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0年,昆明原本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家庭关怀中心的创办者之一,咨询部的负责人。
Kepha学院媒体编辑Eva采访了吕熙,听她讲述在电视媒体行业颇有成就之后,为何会转换赛道,进入心理学的领域。在已经接受了各种心理学流派的训练之后,为何她会来到Kepha学院攻读临床心理辅导硕士课程。她如何管理安排得非常饱满的时间,把握好生活、学习、工作的平衡?在学习中有怎样的收获?对未来的自己,她的期待是怎样?
生命触底转向——从传媒到心理学
2010年是我人生蛮重要的一个转折。之前我在传媒这个行业其实做得蛮好的,从整个专业的发展上看,我的职位上是一直在往上走的。之前我所受的教育和文化价值观,就是要成为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人,我的社会地位或专业影响力都要很强,我就一直在这个方向努力。我在电视媒体工作十多年,做过记者、编辑、制片人、导演、总编和卫星电视频道总监,获得了电视新闻正高级专业职称。
但是从2008年开始,因为这样努力工作,因为承担太多,我的身体消耗非常大,健康就垮掉了。而且我心里有很多挣扎,就是做传媒管理做到一定职位的时候,会有一些跟自己的原则相违背、令人内心挣扎的东西,令我身心俱疲。我于是在那个时候退了下来,转变人生方向,决定开始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就开始预备做妈妈。
我的孩子是2010年出生的,但是她出生之后状况不好,被送进了NICU。在那个过程里我开始经历到很大的挣扎:一方面是孩子的生命问题,另一方面是经济状况,因为孩子每天在NICU里的消耗都是非常大的。现在回头去看,那个时候我应该是有产后抑郁,工作基本上就无法顾及。
那个时候,我经历了孩子从急救到最后去世的整个过程,经历了自己完全的无能为力和脆弱,就是以前一切你觉得那么可靠、你所依靠的东西,其实在死亡和生命的面前,你瞬间都会觉得无能为力。
我是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很想抓住一个救命稻草。在那个过程里,有一对很有爱心的夫妇一直在陪伴我和我的丈夫。之前我们是陌生人,但是他们有一年半的时间每个星期用真理的话语开解我们,每个星期天我们都会去他们家里吃饭。那是我生命中蛮大的一个转折。因为我得到很多像老师和师母这样的爱和陪伴,知道人的心灵对一个人会有多么大的影响,所以从那个时候我开始在信仰和心理学两条线上的学习。
我的整个生活从那个时候开始转向,原来是一直下行,好像触到谷底了,然后开始转向。我的事业转向了,我的身体健康也开始重建,我和我丈夫的关系、我们的婚姻、我们一起面对困难和死亡的状态,都是通过一段历程,开始发生转变。我现在做心理关怀中心这样一个公司,都是在那个转折后结出来的果子。我的女儿好像一粒麦子,她死了,却结出许多子粒来。
临床实践在系统理论学习中得到坚固与整合
学了心理学后,我考到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去考的时候,我就觉得心理咨询应该是很简单的一回事,那就是个知识。现在回头看,我当时真的是好骄傲。但当我真的去学了之后,就发现咨询师并不是那个证书,拿到那个资格证并不等于你是一个有合格的胜任力的咨询师。 恰恰是通过那个学习我才知道我自己不够格,没有那个胜任力。于是在这条路上,我开始跟随各样的老师进行正规学习和训练,也在临床当中不断地去实践。有幸的是,我从踏上心理咨询这条道路开始,就一直接受美国的心理学家Vance Shepperson 博士和Bethyl Joy Shepperson博士的悉心教导和专业培养,他们有着近40年丰富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我能受教于他们实在是非常感恩。
我觉得我和大部分本科就受训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毕业生所走的路径不太一样。一般那些正规的、从专业学院毕业的,常常是理论很多,知识很多,但是缺乏实践。学了很多理论之后,面对来访者的时候,仍然会觉得好焦虑,不确定自己到底要怎么说、怎么做才是最合理的。
我这条半路出家的路径则是先有人生阅历和其他方面的职场经验,接受了一些心理方面的训练后就开始实践,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去学习,在实践当中就需要再被理论来坚固和整合。另外,我觉得自己的知识架构其实是一块一块的。比如说我学了CBT、DBT、整合心理治疗、儿童游戏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舞动等等,还有一些最新的,比如大脑神经反馈,如何跟创伤在一起的治疗方法,可是这些东西是由不同的导师带领,有不同的实践。在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我需要一个更加系统和完整的理论,真的是有世界前沿性的,并且是架构在以真理为根基的理论体系的教育,能够帮助我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哥伦比亚国际大学在这些方面是非常好的。
在入学两年以后,我感觉收获最大的就是能够把学到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经验互相整合,起到很好的综合作用。让我很振奋的是,理论学习验证了我的实践没有走错方向,咨询经验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融会贯通,这又反过来让我的咨询工作更有多样性、多元性。
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体验发生在Amos教授教的跨文化的课程里。Amos教授本身擅长的专业领域的方向是精神分析,就是心理动力学的那一块。那一块是我缺的,所以在他的课上,我就从他那里吸收到新的东西,并且跟我在EFT、DBT以及其他流派里面的一些实践经验贯穿之后,我就觉得其实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就是说虽然每一个理论的阐述和焦点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解不一样,但是根源性上的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我现在会更多的在人本的共情或者EFT的情绪方面深化。在Amos教授的课上,我发现Amos教授讲到的对来访者防御的共情,客体关系理论以及他的案例示范是非常棒的,让我对咨访关系看得更清楚,区分什么是主观的移情,什么是客观的移情,在什么时候我去做这样的共情会更加有效。
另外一个特别有收获的是我跟他做了一次演练,就是在Amos教授的巴林特小组中,我去报名扮演我的个案,跟Amos教授来做一个实际的案例演练。在那个过程里,我很佩服 Amos教授的咨询技巧还有他的应用。另外,我也得到一个很好的验证,就是我之前跟来访者做的是没错的,跟Amos教授做的很多东西是一样的。我在共情我的个案时体会到的很多受挫或者艰难和挑战,Amos教授也会感受到。
同时我也发现,这样一个艰难的个案,当你慢慢地去跟他共情的时候,看起来访者是非常抗拒的,防御很强,但当我扮演那个来访者的时候,我可以体会到,就好像虽然我穿着厚厚的铠甲,在这样的一种陪伴里,那些温柔,那些关注,那些共情,就像光一样,可以透过那个铠甲的缝隙进到里面,我那颗冷漠的心是可以感受到的。对我来说,我会觉得很受益。而且因为我之前有那样的实践,有那样实际的案例,再来做这样的学习和演练时,我收获的东西就会很多,所以我特别感恩。
在其他的课上,包括我们在各门课上做论坛讨论的时候,我都会发现,当我结合我过去的理论、我过去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再来学这些系统的理论和知识的时候,我就会有跟我的咨询风格相结合、跟我的个人专业理解相结合的独特观点和角度分享出来。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这些观点和角度对他们是有益处的。然后同学们又带着他们各自的经验,带着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经验、专业角度来分享和回应,那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是彼此的学习,这样的氛围特别好。
我们过往的经历,不会有一样是浪费的,甚至于那些看起来就像是被蝗虫吃掉的年月,都一点不会浪费。所以我就觉得现在在这个学习里,在我所做的咨询里,我过去传媒的经验也好,我过去经历的自己的垮塌也好,自己的破碎也好,孩子的去世也好,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会成为现在学习中很鲜活的素材,而且是刻在你的生命里头、别人没有办法拿走的。
每一门课我都很受益,因为每一个老师都是带着他们各自的专业特色和独特的领会来教导学生,带着爱来分享,全心地来喂养我们,所以很享受。
哲学思辨课程助我明确呼召,砥砺前行
对我来说,特别受益的还有预科的哲学思辨课程,这是一个真正对人生命有造就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起步的地方,我们整个的心理治疗框架都应当在真理的大框架之下去做。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自己成为对的人,自己being的这个部分的根基是最重要的。
这个预科的学习帮助我自己的生命更加成熟,也确定了自己的使命与呼召。因为其实还是会摇摆的,特别是做到一定程度,碰到那种很艰难的个案并行,有时候就会觉得太累了。心理咨询公司的经营很不容易,如果单单以挣钱为目的要盈利的话,早就关掉了。如果不是使命和呼召,如果不是上天一路上一直坚固我们,给我们支持,如果不是周围好的老师和榜样示范的力量,人是很容易摇动的、很容易放弃的,会觉得我去做别的不是更轻省一些吗?
我觉得我们每次能够过最难的关,都是上天的眷顾,包括疫情期间,最严重的那一年,恰恰我们可以收支平衡,我们公司周围所有的那些公司都垮了,关门了,只剩下我们还在那里,我唯有感恩上天的保守。
收获一个更有活力、更充实满足的50岁的我
我50岁了,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一想到50岁,就会觉得“天呐!50岁好可怕呀!”
在咨询中,曾经遇到过有来访者约咨询,问:“你可不可以给老人家做咨询?我们家老人怎么怎么糟糕……”就各种吐槽,说特别想给我们家老人来做心理咨询。“你们家老人几岁了?”“51。”哦!我是老人了,哈哈哈!
但是我发现当我真正到了这个年龄的时候,在Kepha学院的这样一个学习让我看到了我的状态。因为我们有同学聚会,和我周围的同龄人在一起,我就发现我们所谈论的事情还有我们的生活状态都不一样了。很多人开始被中年的遗憾、焦虑所困扰,抱怨之后又不去解决,或者感到无能为力。
我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我可以自我觉察:我现在怎么了?我可以怎么样?我有更多的选择,我有更多的可能,我有那么多的书想看,我的时间那么的饱足。
我原来在电视台工作时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一年必须要找将近10个亿的广告,要保持全国的收视率排行榜的位次,不能出播出的安全事故,加上管理架构和人力资源等等,我就非常的疲惫,每一天下班的时候都觉得好像血被抽干了,回家只能躺着,睡一觉以后第二天好像有点能量了,又挣扎着去上班,然后又耗干。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快速放电的过程。
可是现在我看了一下我的记事本,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实比那会儿排得还满,可是我很快乐,不是说没有忧愁,没有困难和压力,可是我是饱足的,而且是充满活力的。这一点很不一样。前天我上着课,还做着培训,我对自己说:不行,我必须要出去跟大自然亲近一下,就背着电脑,带着我们的书什么的就出去了。我婆婆说:“你们好辛苦啊,出去玩还要带着书,带着电脑,带着那么多的功课。”我说:“婆婆,你应该觉得我很幸福呀,尽管我有那么多的功课,尽管我有那么多的事要做,可是我还可以出去玩。”你会觉得你在活一个值得活的生活。
我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我的同龄人有非常强烈的年龄焦虑,就说,“完了!怎么办呀?”前两天吃饭的时候,我身边坐着的女士们就特别焦虑。我就很感恩,因为我可以从这种焦虑当中出来,而且不是说强迫自己不要焦虑,而是真的就不焦虑。这个世界上贩卖的所有东西都是针对人的衰老、生病和死亡,这些是最挣钱的生意,可是我们可以从这些焦虑里面出来。我的老师,不论是哥伦比亚国际大学的还是其他的,心灵方面的导师和心理学上的导师,他们大都是60岁、70岁、80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是充满活力地在学习,在分享,在给出来。我的一位督导老师已经 70 多岁了,她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居住下来,然后就在当地给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在有特殊需要的时候成为心理援助者,与此同时还报名学习犹太历史等等课程。这样的生命让我觉得真的是好有盼望,等我七老八十的时候我也要这样。
管理好时间,以自己丰富的生命滋养来访者
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就是时间,时间,时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每天就是这么多时间,所以这也就是一个选择,时间的分配管理一方面是个很大的挑战,另外一方面我也在这个过程里得到锻炼,就是要把这个有限时间投资在哪里,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到了50岁的时候,有很多要考虑平衡的东西,比如说家庭,爸爸妈妈的身体,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因为只有你自己的状态很好,精力足够充沛,才能照顾所爱的人,才对得起你的来访者,你才能够以很好的状态去陪伴,才能够真正地去学习。所有这一切都要在时间的投资上去做谨慎的考虑。
你又不能活得很枯燥无味,不能变成一个苦哈哈的学习和工作的机器,要让你的生活是有味道的,是丰富的。因为所有的这些丰富的有味道的生活是最滋养来访者、最滋养其他人生命的部分,所以要去平衡,就是前面讲的那个being 很重要。因为人是有灵性的那个部分的,好多时候当你跟一个人坐在一起时,他马上就能够感受到坐在他对面的这个咨询师是什么样的一个生命状态,是不是一个他愿意与之呆在一起的这样一个容器。所以生命成长的这个部分很重要,而且必须要花时间去做。
在时间管理方面,我是习惯用日历本把每一周每一天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具体到每个时间段哪个小时做什么。借着这些事情,我自己在计划和管理方面越来越有意识。
虽然原来我朋友圈发的少,但是因为我喜欢出去旅游,或者读到一本好书,我也种花,还养着两只猫,就喜欢发一些这种很有生活趣味的东西,分享很开心幸福的那些时刻,朋友们也喜欢看。自从上了Kepha学院的心理辅导硕士以后,朋友们就问我说你怎么停更了?主要就是因为没时间,但是我觉得挺好的,人总是要做出取舍的。
对于时间管理,我觉得很有帮助的一个方法,我称之为“日课”。就是每天早上很早起来之后,就把今天的事项拉一个清单,向上天祈求智慧。更重要的是晚上睡觉之前,要回头来检视一下这一天做了些什么?收获是什么?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或者不需要做的,然后有一个“打包”,同时考虑一下明天要做的事情。所以我现在有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这确实对我是蛮有帮助的。
原来我的MBTI性格测试是说我属于那种比较弹性的人,但是当事情一件一件加进来的时候,我原来很不喜欢计划,我喜欢跟着感觉走,现在我发现有计划的时候会更从容。我会知道接下来我有多少时间可以去弹性安排,那个是我可以自由调整的空间,其实这两个不矛盾,整个人就不焦虑了。不然去玩的时候还想着我的作业,我的报告,我的咨询,哎呀我是不是有一个什么预约?就没法好好享受了。
我前些天刚刚从川西自驾回来。白天我去赞叹鬼斧神功的上天创造,欣赏秋林尽染的美好,到了一个时间,对不起,你们去玩吧,剩下的时间我必须找一个网络信号很好的、安全的、安静的地方做我的功课,对任何美食等等都要say no,那段时间就是我的。以前我做不到,会觉得我手上这些活没有安顿好的话就没办法出去玩。
而且其实我们的大脑如果一直在那读书,一直在那思考,一直在分析、学习的话,它的效率不是最高的。相反你去做一些运动,你去跟猫猫互动,去种一棵花,把手插在泥土里,去揉揉土,翻翻盆,种一棵草进去,你再来读书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你的领悟也不一样。
比如我在敦煌爬鸣沙山,走在沙丘上,回来后我跟来访者做咨询的时候,我经历过的这个场景就有用了。在咨询的时候我就说:“你现在描述的那个情况,就好像你走在沙丘上面,每一步踩下去它都是向下滑的,你都找不到着力点。”他说:“对!就是这个感觉。”所以我们在生命里各方面学到的东西都是融会贯通的,我们又可以用这样的生命去陪伴其他的生命,所以并不是苦读书。
我还给自己加了一个事儿,就是跟着正儿八经的专业舞蹈老师学跳舞,一个星期去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可以帮助身体的协调性。因为我们到了这个年龄,学跳舞对往后自己的平衡、协调肌肉,还有正常的体态体姿都有帮助,帮助我们可以一直工作到80岁。我学的是古典舞,它有很多气韵跟呼吸相关,再加上音乐,对肢体这方面还是很有益的。
成为坚实可靠的同行者
很难想象几年后毕业的我会是怎样的,应该会更加沉稳吧。希望这些年的学习,会让我成一个对未来更有预备的人。年轻一些的时候,我可能会有很多比较跳脱的想法,但是现在我就觉得一步一步走得越踏实,很清楚我这一步要踩在哪里,然后就把它踩稳。而且现在这条路越来越清晰,就是我们在做的这个公司的英文名是我们自己造的一个字,叫做Re-Being,重新回归到起初被造的那个美好的样式。
我们对这个公司的期望,一个是我们自己可以成为滋养人的人,成为可以用生命陪伴生命的人。如果我们的状态不对,是可能给别人带来伤害的,所以我们自己要好好成长,好好让自己的生命长得健康茁壮,可以有爱流淌出来,那个汁浆到老也是仍然可以滋润别人的。
另一个心愿是能够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心灵有需要的人能够遇见可以真正用生命陪伴生命、有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关怀者或者助人者。当初我只有这样一个异象,一个使命,在开始做的时候会觉得好困难啊!自己能不能成为那个对的人都还是一个大问号,还要做一个平台,是个更大的问号,然后越做越觉得自己很有限、很脆弱。但是当我们的生命一直往这个方向成长,生命有了一定的积累时,就开始认出一些这样的同路人了:哇,你也是这样的人!我们就可以一起往那个方向走。
我期望自己成为一匹骆驼,驮着在CIU Kepha心理专业所收获的,能够在不确定与干渴的心灵旷野一步一步踏实前行,哪怕是踩在流沙之上,也可以走出很坚实的步伐,成为一个坚实可靠的同行者,陪伴那些在旷野中受困苦的心灵,走出迷失,找到可安歇的生命泉源。
注:文章中涉及的立场,仅代表嘉宾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学院的立场和观点。
受访者简介
吕熙
- 哥伦比亚国际大学Kepha学院临床心理辅导硕士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学士,北京大学文学艺术系研究生,复旦大学与法国里尔大学联合招生项目传媒管理硕士
- 2012年获得中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
- 2018年美国BIOLA大学整合心理咨询研究生项目证书,BIOLA整合心理咨询研究生项目的助教,担任李梅晓博士《整合心理咨询学习手册》的编辑和审校。
-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0年,昆明原本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家庭关怀中心的创办者之一,咨询部的负责人。
Kepha 学院媒体编辑